2025年10月19日,“联盟专家进高校”系列活动第82站——延安大学专场会议顺利举办。延安大学副校长付峰参加开幕式并致辞。会议特邀国防科技大学王志英教授和毛新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秦磊华教授以及湖南大学边耐政教授作专题报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马乐荣主持会议。

此次会议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联盟专家进高校工作委员会主办,联盟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延安大学、延安市数学与计算机学会承办。会议以“深化系统能力培养,构建大模型时代育人新范式”为主题,旨在推进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机制视角的认证保持与持续改进、大模型辅助计算机实践教学、大模型时代软件工程核心能力图谱构建及能力培养。
付峰代表延安大学对各位与会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与最诚挚的感谢。他指出,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既是对学校办学成果的肯定,更是推动延安大学在新工科建设征程上勇毅前行的重要动力。
在介绍学校发展根基时,付峰强调,延安大学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战略、扎根区域发展”为办学定位,立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与革命老区振兴需求,形成了“工科特色鲜明、文理基础扎实、红色育人突出”的学科格局——既拥有与区域产业高度契合的能源化学工程、智能制造等优势工科专业,更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展望未来合作,付峰提出,当前大模型技术正重塑教育形态、重构产业体系,新工科建设已进入“以智能升级引领范式变革”的新阶段。他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深度携手、协同攻关:一方面聚焦“新工科育人模式创新”,探索大模型技术与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AI+专业”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智能思维、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致力于“教育新范式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立“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将真实产业场景、前沿技术难题转化为教学案例与科研课题,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精准对接。
付峰表示,延安大学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强化高水平工程人才支撑,既要培养掌握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高精尖”领军人才,也要培育熟悉区域产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接地气”技术骨干,真正以人才优势赋能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书写新时代延安精神指引下的教育报国新篇章。
专题报告环节,王志英教授以《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与思考》为题,探讨了教指委如何推进高校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并总结了相关实践与思考。秦磊华教授在《机制视角的认证保持与持续改进》中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中机制建设的内涵逻辑,并分享了其在认证保持与持续改进阶段的相关工作。毛新军教授在《大模型辅助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探索和思考》中探讨了如何借助大模型解决计算机实践教学难题,分析了其成效与引发的深层人才培养问题。边耐政教授以《大模型时代软件工程核心能力图谱构建、能力培养和评估》为题,针对大模型时代,构建软件工程新能力图谱,并探讨了其培养与评估新方法。





交流研讨环节,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师与四位专家聚焦两大核心议题:一是如何将现代AI技术深度融入课程建设;二是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场交流充分,气氛热烈。



头号玩家官网登录入口院长马乐荣在总结中高度评价本次会议:一是指出会议聚焦本科培养与课程建设,内容前瞻,为学院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二是强调学院将积极落实,通过将创新理念融入教改实践,全力推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水平双提升。